400電話
15541316663
撫順墓園編者為您講我們中國古代民間盛行的隆喪厚葬傳統對于中國社會的影響不能一刀切地認為隆喪厚葬封建迷信、奢靡浪費、風氣不正。對于這種復雜問題我們要用辯證的眼光一分為二來看待,中國古代的隆喪厚葬習俗也有著其對整個社會有利的積極一面,那就是能夠對社會財富進行重新分配。中國古代社會的社會財富很難做到分配有度,多數時候存在著不小的社會貧富差距,而隆喪厚葬多是大富之家雇傭貧苦勞工操辦,從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社會財富重新分配。
撫順墓園編者為您查到,對于中國古代的隆喪厚葬之風,我們亦不宜簡單地予以否定。隆喪厚葬須耗費巨資,只有富室之家才能承受。平民之家,停柩三五日。富室則停七七四十九日,乃至更多,其間吊唁者絡繹不絕;要請眾多的工匠和勞力,大修墳墓,置辦靈堂之物和陪葬之物;唱戲的、念經超度的,以及眾多的執事人等。他們大都要支付工錢,還要供其吃喝等,這在客觀上有起了重新分配社會財富,也就是社會疏財的作用。此外,如喪宴就相當于給一些人提供了一次改善伙食的機會。喪主絕對不能因飯菜不夠或歧視食客而失自己的面子,因為這些人是前來“幫忙”的,給喪主添光彩的,所謂“有錢幫個錢忙,無錢襯個人場。”在中國歷史上,社會道德的每一次淪喪都將儒家“崇尚喪葬”推到了極端,成為矯揉造作的隆喪厚葬。
以上就是撫順墓園編者為您查找到的我們中國古代龍桑殯葬習俗能夠調節社會貧富差距,通過大肆操辦雇傭貧苦勞動力來實現社會疏財功能,一定程度上做到了促進社會勞動力就業和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作用,幫助統治者維持現有統治。